从“魔丸”到“灵珠”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5.02.24 浏览:212 次

春节档电影里,那个脚踩风火轮、手持火尖枪的“熊孩子”哪吒,是不是让人又爱又恨——不受控制地闯祸,明明心里想做好事,却常搞得一团糟,这不就是现实生活里那些被贴上“熊孩子”标签的多动症孩子吗?


一、儿童期最常见的神经发育问题  

多动症学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神经发育问题之一,在我国约6.3%学龄儿童会有。这些孩子大脑前额叶皮层(管自控力和执行功能的“大脑指挥官”)发育比同龄人晚2-3年,大脑“信号传递员”——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出了点小状况,他们不是故意调皮捣蛋,而是正在经历一场不为人知的“大脑发育挑战”。


二、多动症孩子有哪些表现      

1.根本停不下来。多动症孩子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电量满格”。别的孩子乖乖坐着,他们却像装了弹簧一样,扭来扭去,手脚不停。课间休息时,别的孩子玩玩跳跳,他们却满操场疯跑。回到家也闲不住,不是摸这个就是碰那个,一刻停不下来。

2.注意力像“断线的风筝”。哪吒修炼时,总被新奇玩意吸引,没法专注。多动症孩子也一样,上课时眼睛盯着黑板,心思却早就飞到外太空去了。写作业更是“灾难现场”,一点风吹草动就能让他们分心,明明半小时能完成的作业,硬是拖到深夜。

3.点火就着。哪吒一时冲动大闹东海,多动症孩子也常常“脑子一热就行动”。课堂上,他们会插话打断老师;和小伙伴玩时,稍不顺心就可能发脾气,甚至动手。这种冲动行为让他们在社交中吃了不少亏,朋友也少得可怜。


三、怀疑孩子有多动症怎么办  

别慌!第一步是带孩子去专业医院评估。多动症的治疗方法现在很成熟,主要包括:

1.药物治疗。帮助调节大脑神经递质,改善症状。

2.行为治疗。教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提升社交能力。

3.家长课堂。家长要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更好地陪伴孩子。

多动症孩子不是“熊孩子”,他们需要更多耐心和支持。让我们一起用爱和科学,帮他们走出“魔丸”的困境,迎接属于他们的“灵珠”时刻!


新学年已经开始,希望家长留意孩子的成长细节,别因一时疏忽,错过最佳干预时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只要给予足够理解和帮助,他们也能像哪吒一样逆袭翻盘,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儿童保健科 陈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