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碰瓷?还是另有隐情……

发布时间:2024.09.29 浏览:1056 次

老人摔倒、跌伤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由此引发的住院、残疾屡见不鲜。放眼身边,不少老人有摔倒、跌伤、骨折史,有的只是咳嗽、打个喷嚏、晾个衣服、过个马路,就脊柱压缩骨折、肋骨骨折、股骨骨折了!


一、老人为什么容易跌倒、骨折

跌倒是诱发65岁以上人群致命和非致命疾病的主要原因。由于机能退化、反应变慢、平衡能力下降,老人很容易跌倒——每年有三成65岁以上老年人发生过跌倒。

同时,因为老年人群尤其是女性普遍存在骨质疏松,跌倒后极易导致骨折——全球每3秒发生一起骨质疏松性骨折,75%的髋部骨折发生在女性,其中50岁以上女性患病率为32.1%,是同龄男性的5倍。


二、骨质疏松的常见病因

1.骨形成与溶解平衡打破。

2.骨质量下降。

3.性别差异。女性明显多于男性,50-70岁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是同龄男性的5倍。

4.不良生活方式和药物。缺乏日晒、运动,烟酒和咖啡因摄入过量,长期服用类固醇类药物等。

5.过早绝经。围绝经期女性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分泌减少,骨密度快速流失,易发生骨质疏松症。


三、“静悄悄的流行病”

骨质疏松初期通常没有明显临床表现,被称为“静悄悄的流行病”。随着疾病进展,患者会出现腰背疼痛、脊柱变形(变矮、驼背)等症状,易诱发二次骨折、导致残疾、继发肺栓塞等并发症,加重家庭和社会负担,降低生活品质。


04、喝骨头汤、补钙防治骨质疏松有道理吗

女性在进入围绝经期前,体内雌激素尚未明显下降,破骨细胞活性不强,骨质丢失较慢,此时坚持服用钙片,可以维持骨健康。而一旦进入绝经期,雌激素水平快速下降,雌激素缺乏,骨量丢失加速,单纯补钙已不能有效预防骨质疏松!


绝经期女性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低骨量和骨质疏松症被《中国绝经管理和绝经激素治疗指南》列为三大适应证之一。绝经早期尤其是绝经3-5年内骨量丢失的速度最快,绝经10年内骨量持续丢失。

因此,绝经期女性是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在绝经早期、绝经10年内或60岁前启动激素治疗,会得到最大获益。

要注意的是,在启动激素治疗前,需经专业医师评估,对于有适应证、无禁忌证的女性,规范用药科学管理,能减少和减轻包括骨质疏松在内的多种老年性疾病。


温馨提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中老年人每日钙摄入量为1000mg。考虑我国居民日常饮食钙含量偏低,建议每天吃300-500g奶制品,加深绿叶蔬菜300-500g、一些豆制品、一小把坚果。通过改变饮食结构或补充钙剂,使钙摄入总量达800-1200mg/d。在此基础上,建议无禁忌症的女性,在绝经早期、绝经10年内或60岁前启动激素治疗。

(妇科 王嘉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