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糖”字的药,糖尿病患者能用吗?

发布时间:2024.08.29 浏览:1704 次

糖尿病患者常谈“糖”色变”,但事实上,生活中无法完全避免糖,药物中也常见“糖”的身影。面对药物中形形色色的“糖”,糖尿病患者应注意哪些?


一、药品名有“糖”      

药物名中的“糖”与特定化学或药物命名规则有关,不表明该药含葡萄糖或会对血糖产生显著影响。

1、甘油果糖注射液。它含有甘油、果糖和氯化钠。果糖注射液与葡萄糖注射液供能效果相当,但果糖具有血糖波动幅度小的优点,更适合糖尿病患者。但果糖仍然属于糖类,糖尿病患者使用时应注意监测血糖。

2、葡萄糖酸钙注射剂。对血糖影响较小,说明书中未提及糖尿病患者禁用或慎用。糖尿病患者在使用时正常监测血糖即可。同样,葡萄糖酸锌也并非葡萄糖,糖尿病患者可使用。

3、乳果糖。口服后几乎不被血液吸收,而是以原型到达结肠部分,被肠道菌分解成乳酸和乙酸,刺激结肠蠕动缓解便秘。其不吸收入血,不影响血糖。

4、硫糖铝。口服后释放出硫酸蔗糖复合离子,聚合成胶体在溃疡面形成薄膜吸收很少,对血糖影响很小。

5、阿卡波糖。与伏格列波糖一样属于α糖苷酶抑制剂,主要用于降低餐后血糖。该药虽然名字中含有“糖”字,实则为降糖药。


二、药品辅料含糖    

辅料中的“糖”主要用于改善口感。常用的有蔗糖、单糖浆、甘露醇、山梨醇、阿斯巴甜等,常用于糖衣片、颗粒剂、口服液和糖浆剂,糖尿病患者服用前需仔细查看说明书。

1.甘露醇、山梨醇、木糖醇和麦芽糖醇。为人工甜味剂,常用于口服液改善口感、增强药物稳定性——合成甜味剂很难被人体吸收,对血糖影响很小。

2.糖衣片。含糖量很低,糖尿病患者可以服用。

3.糖浆剂及含糖颗粒剂。含蔗糖量高,在体内很容易转化为葡萄糖——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长期使用,如必须服用,须加强血糖监测!


温馨提示:综上所述,药物中的“糖”字会不会影响患者的血糖,须区分该药中“糖”的性质和种类,及其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糖尿病患者不可因“恐糖”而拒绝用药,也不可盲目使用而导致血糖升高。此外,中药人参、甘草、鹿茸、胖大海可能引起血糖波动,糖尿病患者需慎服。

(药学部 张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