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29 浏览:1710 次
母乳是母爱传递的重要纽带,是母亲给宝宝的珍贵礼物。有研究证实:人工喂养婴儿更易发生腹泻、呼吸道感染,更易出现过敏和乳糖不耐受,更易出现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症,未来罹患某些慢性病的风险增加;母亲更容易患贫血、卵巢癌和乳腺癌……母乳喂养好处多多,而要想成功母乳喂养,需要提前做好知识储备,清除以下母乳喂养路上的“绊脚石”。
一、下奶汤
很多人认为乳母多喝汤水,奶水就会多,甚至每天一只鸡、10个鸡蛋、猪蹄熬汤当水喝。这种做法固然能增加奶量,但往往造成供大于求,乳汁粘稠易堵,一碗浓汤直接吃成乳腺炎。
实际上,奶水是宝宝“吃”出来的——吸吮是母乳源源不断的动力!控制产奶速度和产奶量的密匙是宝宝的“吸吮”,乳母只需适度营养和休息。
二、“回奶”食物
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麦芽会抑制泌乳素分泌,频繁酒精摄入可能引起泌乳量下降。除此以外,乳母通常无需刻意避免某种饮食,哺乳期饮食应该多样化。
二、“天生没有奶水”的观念
只要乳房在青春期正常发育、在孕期正常变大,那乳房在孕中期(16-22周)就会开始产奶。等到宝宝出生,妈妈就可以直接给宝宝吃母乳。如果乳母“觉得自己的奶不够宝宝吃”,有一个简便的方法可以帮您判断——看宝宝大小便次数和增重情况。只要宝宝的尿量和增重在正常值范围,就说明妈妈的奶是足够的。
三、“感冒不能哺乳”的观念
早在妈妈出现发烧、流鼻涕等症状前,身体已开始制造抗体清除病毒,并通过乳汁传递给宝宝。
妈妈和宝宝每天亲密接触,通常在乳母没发觉自己感冒时,宝宝就已经接触到病毒,如果此刻停止哺乳,无异于夺去了妈妈给予的“保护伞”。
四、“奶水越攒越多”的观念
如果妈妈选择“攒一攒”,等到有涨奶的感觉再哺乳的话,大脑会误认为自己产生了多于需要量的乳汁,继而降低产量,导致奶越攒越少。
温馨提示:哺乳期妈妈遇到哺乳相关问题,欢迎来我院母乳喂养咨询门诊,专业的护理人员将为您提供面对面咨询、讲解、指导、示范,保障母乳喂养顺利进行。
(产科 丁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