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28 浏览:2461 次
恋爱、结婚、生娃,甚至于找工作……在这些过程中,身高和颜值都是绕不开的话题,长期受到家长关注。工作中,一些家长对孩子身高信心不足,好奇自家娃还有没有长高的空间,提出能不能测一测“骨龄”。
一、什么是骨龄
骨龄是以骨骼发育程度预估“发育年龄”,而不是传统的“实际年龄”,通常,骨龄与实际年龄相差半岁左右仍属正常。
二、什么时候需要测
如果孩子3岁后,身高较同龄人偏低,或和父母的遗传身高差距较大,可半年测一次。测骨龄通常选择左手手腕拍摄,整个过程辐射量低于晒半天太阳的辐射量,不影响健康。
三、结果判断
1.骨龄大于实际年龄1岁及以上。如果孩子尚在2岁以内,说明发育偏早;超过2岁,说明发育异常提前。
2.骨龄小于实际年龄1岁及以上。如果孩子不足2岁,说明发育偏晚;超过2岁,说明发育异常落后。
四、骨骺线是金标准
骨骺线其实就是骨端骨骺板和后端成骨的分界线,又称为“骺板”或“生长板”。孩子能不能继续长高,关键看骨骺线是否闭合——只要没闭合,都有长高的机会。相反,不管年龄多小,只要闭合了就没有长高的机会了。
作为评估生长发育的依据,骨龄片往常由医生通过图谱对比,肉眼判断指骨、腕骨的发育情况,综合判读,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不同医生基于不同图谱及算法,会发生数值波动,且复查时无法保证是同一位医生,这样数据就容易出现主观偏差。
五、AI可给出“精确到骨化中心级别”的阅片结果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AI)高速发展,“儿童生长发育智能分析系统”在骨龄分析中逐渐普及。该系统可智能判读骨龄片,提供基于大数据样本下的GP图谱法、TW3法、中华05法、TW3C法四种预测结果,给出“精确到骨化中心级别”的阅片结果,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判读速度也大幅提升。临床可结合生理生化指标,自动生成多维度图文报告,辅助儿童生长发育状态诊断。
还担心孩子身高吗?体验一下人工智能技术吧!
(放射科 郭美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