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正当时,“三伏贴”安排上!

发布时间:2024.06.24 浏览:2443 次

夏至是阴阳转折点,也是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夏至一阴生”,夏至后,阴气开始生长,阴阳消长之际,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流畅,利于驱散寒气,是养阳护阴的关键时刻,最宜保养精气,冬病夏治。


一、养阴避寒

夏季阳气宣散于外,气阴消耗大,容易心烦、失眠、虚火上浮。应及时补充温水,保持心志愉悦稳定,可食用百合、桑椹、鸭蛋等清心养阴的食物,使机体处于生机勃勃的状态。夏天天气炎热,防暑降温的同时不要贪凉,防止“寒邪”乘虚而入,造成腹泻、胃痛、食欲不振及骨关节疼痛等。


二、冬病夏治

据气象数据和传统历法预计,今年三伏天从7月15号开始至8月23号结束,共40天。

三伏贴(灸)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医特色疗法,借用自然之“热”“温”,先进行体质辨识,判断是否适合,再选取穴位,采用辛温祛寒的中药调敷或艾灸,渗透皮肤刺激穴位,通过经络运行调整气血阴阳、辛温通窍、鼓舞阳气,具有较好的保健、预防和治疗效果。


三、适合哪些人群

1.女性亚健康调理。四肢不温、腰膝酸软、宫寒不孕、痛经、阳痿早泄、易疲劳、免疫力低下等。

2.小儿疾病。体虚易感、哮喘、支气管炎、厌食、消化不良、遗尿、生长发育迟缓等。

3.呼吸系统疾病。反复感冒、咳嗽、哮喘、支气管炎、鼻炎、咽炎等。

4.消化系统疾病。脘腹胀痛、大便溏薄、肠易激型腹泻、虚性便秘等。

5.运动系统疾病。颈肩腰腿痛、风湿关节痛、强直性脊柱炎等。

Tips:孕妇和2岁以下儿童,以及急性发热、恶性肿瘤等患者禁忌。


三伏贴时间表

伏前:7月5日至7月14日

初伏:7月15日至7月24日

中伏:7月25日至8月13日

末伏:8月14日至8月23日  

(中医科 刘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