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21 浏览:2378 次
又到了吃蚕豆的季节。蚕豆虽美味,却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因为有一种病叫“蚕豆病”。
2岁的童童祖籍广西,随家人落户扬州,前几天哭着说肚子疼,妈妈发现童童小便颜色变深,呈浓茶色,皮肤也变得很黄,到了医院,医生询问了病史后问“最近吃蚕豆了吗?可能是蚕豆病!”
一、什么是蚕豆病
医学上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是由于红细胞内G-6-PD先天性缺乏而引起的一种X连锁遗传性疾病。
该病两广、海南、云南、四川、贵州等南方地区多见,好发于10岁以下儿童,男多于女。近年由于人口流动增加,长江及以北地区也有散发病例。
二、有哪些表现
患儿不发病时与常人无异,发病时表现轻重不一。
轻者可仅出现头晕、倦怠无力、食欲减退等症状。
重者迅速出现面色苍白、角膜黄染、皮肤黄染,排浓茶色或酱油色尿,可伴有发热、畏寒、恶心、呕吐、腰痛、腹痛等症状,病情进展迅速,有些很快出现昏迷、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三、如何预防
目前蚕豆病尚无治愈方法,重在预防。
患儿应避免进食新鲜蚕豆及蚕豆制品、避免接触蚕豆花粉。如实告知老师,在校园也不能让宝宝吃新鲜蚕豆及蚕豆制品。
乳儿可因为吃了进食过蚕豆的乳母的奶水而发病。如果宝宝有蚕豆病,妈妈在哺乳期间则不能进食蚕豆。
10岁以下儿童第一次吃蚕豆时要谨慎,吃蚕豆后一旦出现低热、腹痛、皮肤发黄、浓茶样尿或酱油色尿,须立即送正规医院看急诊,以免贻误病情。
温馨提示:除了蚕豆,一些常用药如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呋喃西林、双氧水、金银花、茵栀黄、扑尔敏等,都不宜或禁止使用。生活中,还要远离樟脑丸、万金油、杀虫喷雾等制剂。
(儿科 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