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睡眠不好?可以这么做……

发布时间:2024.04.29 浏览:3078 次

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由春入夏,谷雨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速度明显加快,降雨量增加,万物因雨而生,旺盛生长。

在这万物生长的季节,不少人会出现入睡困难、醒后难入睡、夜梦烦多等睡眠问题,甚至有些人伴随急躁易怒、头痛头晕、心慌胸闷等症状,这真的是因为“春色恼人”吗?

一、为何春季容易失眠

中医学上春属木,与肝相应。立春之后,体内肝气开始升发,在清明、谷雨时节达到最旺。期间,如果肝气升发不畅,则易导致肝气郁结,久则郁而化火,扰动心神。“神安则寐”,心神不安,故而不寐。所以,睡个好觉,首先要把“肝”养好。

二、如何养好“肝”睡好觉

1.调作息,养肝血。谷雨时节由春入夏,此时阳气渐长,阴气渐消,应该夜卧早起,即晚上11点前入睡,6点左右起床为宜,午饭后小睡半小时左右。

2.“上春山”,疏肝气。春季万物生长,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对肝气升发大有裨益。爬山、赏花、聊天,有助于调畅情志,疏理肝气。

对于长期或严重失眠,生活调摄后依然备受失眠困扰的朋友,推荐以下中医治疗。

三、中医调体质清肝火

1、针灸调理。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针灸可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临床常根据不同证型选用神门、三阴交、印堂、百会、足三里、太冲等穴位,通过协调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治疗失眠。

2、中药调理。中医将失眠分为肝火扰心、痰热内扰、心脾两虚、心肾不交等证型。肝火扰心型失眠应疏肝泻火、镇心安神,可以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其他证型则有黄连温胆汤、归脾汤、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等方药选择,具体应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3、耳穴压豆疗法。将“王不留行”籽(一种植物的种子)用胶布贴压在相应耳穴上,调和阴阳、清心安神、交通心肾,达到改善睡眠、治疗失眠的目的。因其安全无创、简单有效,易被大众接受。

(中医科 丁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