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29 浏览:3169 次
每年4月的第二个周六是“全国爱鼻日”。鼻子是我们每天要用,却常被忽视的重要器官,作为人体与外界交换气体的通道,鼻子是呼吸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帮我们过滤、加湿并调节吸入的空气,使呼吸顺畅。
鼻子经常面临各种挑战,过敏性鼻炎等鼻病患者逐年递加,尤其是春暖花开之时。建议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首先要养成良好的鼻部卫生习惯。
一、保持环境清洁湿润。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有害化学物质、烟尘中。如果难以避免,记得戴好口罩。干燥的空气会使鼻黏膜干燥脆弱,易受刺激和感染,可使用加湿器或用热毛巾湿敷,保持鼻腔湿润。
二、勿挖鼻孔、勿用力擤鼻。
挖鼻孔、用力擤鼻子等习惯会损伤鼻黏膜,增加出血和眼结膜、中耳感染风险。实在想擤鼻子时,应轻轻压住一侧鼻翼,擤出另一侧鼻腔分泌物,同法擤出对侧鼻腔分泌物。注意要分次运气,压力不可过大。如果鼻涕过于黏稠,可使用麻黄素滴鼻液后再擤。
三、定期清洁鼻腔。
鼻腔易积聚灰尘、细菌和其他微粒,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有助于清除鼻腔污垢和多余黏液,保持鼻腔通畅湿润。微温的生理盐水借助某种装置,缓慢从鼻粘膜流过稀释鼻涕,对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可起到缓解症状、杀菌、消炎等作用。正确洗鼻要注意:
1.冲洗液选择。建议选用等渗溶液减轻对鼻黏膜的刺激,如0.9%氯化钠溶液或鼻腔专用冲洗盐(药店有售)。
2.冲洗液温度。32-34℃,既不会烫伤鼻黏膜,又不会刺激鼻黏膜,还可促进鼻黏膜血液循环,增强局部抗炎作用,消除黏膜炎症水肿,恢复黏膜形态和纤毛功能。
3.体位。坐或站,身体稍前倾,取一侧头低位。
4.力度。约5秒/次。
5.位置。两侧鼻孔间的骨性结构为“鼻中隔”,冲洗时应对准鼻中隔对面的鼻腔外侧壁。
6.正确步骤。张口呼吸勿用鼻吸气,忌做吞咽动作、勿讲话,冲洗液注入鼻腔,从另一侧鼻腔或口腔流出,同法冲洗对侧,两侧交替。冲洗毕,头前倾排出鼻腔内残液,最后轻轻擤鼻。
四、中医特色治疗
01、鼻三针
包括印堂、鼻通、迎香穴,通过局部针刺,可宣通鼻窍,明显改善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惧怕针刺者可选择揿针治疗,无明显痛感,留针时间长,可产生持续稳定的刺激作用。
02、针刺蝶腭神经节
能调节交感与副交感神经,使阴阳趋于平衡,改善鼻部腺体分泌旺盛或不足引起的各种症状。
03、穴位贴敷
通过药物和穴位共同作用治疗疾病,具有安全、有效、绿色、简便等优势,对治疗鼻炎、过敏性鼻炎等有显著疗效。临床上辨证选穴,常选取大椎、肺俞、膻中、天突等穴位。
04、耳穴压豆
适应症广泛,尤其适用于过敏性鼻炎。临床常选用内鼻、外鼻、风溪、肺等穴位为主穴,再通过辨证,配合内分泌、脾、肾、咽喉、肾上腺等穴位治疗。
05、桂芪通窍鼻用液(鼻窦灌注液)洗鼻
用于鼻窦冲洗,疗效明确,安全可靠,稳定性高,具有消炎、通窍、除涕功效。用于慢性鼻窦炎、急慢性鼻炎。
(耳鼻喉科 凌心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