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26 浏览:3219 次
6岁以前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弱视是儿童时期发病率较高的眼科疾病,对视力发育危害极大。早期发现弱视,可通过视觉训练使视力得到提高。然而,很多家长对弱视认识不足,不能及时发现、治疗,错过了治疗的黄金期,导致成年后低视力甚至视力残疾。
01、什么是弱视
是指由于斜视、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等)或形觉剥夺(眼皮抬不起来、白内障、角膜混浊等)等原因,导致孩子在视觉发育期未能得到足够发育,导致最佳矫正视力低于正常水平或者两眼视力相差2行以上。
02、弱视对孩子的影响
1.双眼或单眼视力低下;
2.没有完善的视觉功能;
3.没有立体视(不能开车、运动协调性差);
4.易引起弱视性斜视,影响美观和身心健康;
5.常伴自卑、自闭。
03、怎样发现弱视
弱视和近视不同,就算佩戴了眼镜也看不清楚。
多数情况下,弱视通过视力筛查被发现。因此,所有儿童在入园前最好进行弱视筛查。如果孩子有视物不清、爱眯眼、畏光、阳光下喜欢闭一只眼睛、歪头看事物等现象,或存在其他导致弱视的诱因,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诊。
04、弱视康复三阶段
按照最终实现的康复效果,一般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6周岁以前,称为弱视康复关键期。
第二阶段:6岁-12岁,称为弱视康复敏感期。
第三阶段:12周岁以后,称为弱视康复次敏感期。
视觉发育要靠“看”, 看得越多越好,尤其要多看近。儿童视觉发育、视功能通过训练可提高。
0-6岁是视觉发育和大脑认知发育、感觉统合建立的关键期,此阶段缺失视觉信息,将导致儿童认知功能障碍、生活能力低下,影响适应环境和社会人际交往的能力。
05、常用的弱视康复训练
1.矫正屈光不正。使物体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是治疗弱视的关键第一步。配镜前须散瞳验光,取得准确的验光度数后,再予以合理的治疗性配镜。每隔六个月复验一次。
2.遮盖疗法(遮住一只,用另一只来看)。是古老而有效的弱视治疗方法,也是治疗弱视最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
3.精细目力训练。是对弱视眼的一种特别应用训练,有利于视觉发育和视力提高。精细目力训练方法很多,应根据弱视患儿的年龄、智力和视力等情况选用,灵活变更训练方法。
4.光感刺激训练。大部分弱视的孩子眼睛并没有器质性病变,而是视觉发育出了问题,可通过光感刺激视细胞发育。
光刷训练:刺激黄斑部位,尤其对旁中心注视效果明显。
红光闪烁训练:采用波长为630纳米红光,针对刺激眼底黄斑中心区域细胞。该区域为眼底最敏感区,通过刺激可加速细胞生长,提高视力。
温馨提示:6岁以前是儿童弱视治疗的黄金期,此阶段定期到眼科进行系统检查,及时发现、早期干预,能最大程度提高视觉使用能力,实现弱视儿童的视觉康复。
(眼保健科 姚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