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26 浏览:3169 次
肥胖不仅可导致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胆结石等疾病,还可增加过早死亡的风险。其发生受遗传、环境和社会文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但根本原因是能量摄入大于消耗,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在体内贮存。
01、“胖不胖”该这么衡量
有人认为自己不胖,只是“肚子大”。其实,这点可通过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²)和腰围WC来衡量。
我国成年人BMI正常值为18.5kg/m²≤BMI<24.0kg/m²,24.0kg/m² ≤BMI<28.0kg/m² 为超重,≥28.0kg/m²为肥胖。
85cm≤成年男性WC<90cm,80cm≤成年女性WC<85cm可判断为中心型肥胖前期;成年男性WC≥90cm,成年女性WC≥85cm 可判断为中心型肥胖。
02、“瘦下来又胖回去”的痛怎么破
不少想走捷径的人,用了各种减肥神器如减肥药、减肥针等,短时间内确实瘦了下来,可一停针停药,再碰上节假日聚聚餐,一不小心,体重又回到减肥前甚至更胖。怎样才能不反弹呢?最新发布的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版)指出:
1.控制总能量摄入,保持合理膳食。是体重管理的关键。全面均衡,多样化饮食,限制总能量摄入;主食以全谷物为主,适当增加粗杂粮,减少精白米面;足量新鲜蔬果;优先选择低脂优质蛋白如瘦肉、奶、蛋、去皮禽肉、鱼虾等。
2.少吃高能量食物,清淡饮食,限制饮酒。
3.纠正不良饮食行为,科学进餐。定时定量进餐,足量饮水。避免因饥饿导致过量进餐。重视三餐搭配,不漏餐,不过晚进食,进餐时避免狼吞虎咽、暴饮暴食。不进食零食、饮料,不吃宵夜。
4.多动少静,睡眠充足,作息规律。培养运动兴趣,把运动融入到生活中,尽可能减少久坐时间。规律作息,保证每日7小时左右睡眠。
5.食养有道,合理选择食药物质。遵循“药食同源”理论,结合中医辨证分型论治,胃热火郁证采用具有清胃热、消导滞作用的食药物质,痰湿内盛证采用化痰消滞作用的食药物质……具体可至中医科咨询。
6.安全减重,达到并保持健康体重。循序渐进是原则。减重过快易对机体造成损伤,甚至危及生命,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短期内快速减重,主要丢失的是水分而不是脂肪,一旦恢复正常饮食,体重会快速反弹。较为理想的减重目标是6个月减少当前体重的5%-10%,合理的减重速度为每月减2-4kg。
温馨提示:饮食和运动是决定减肥能否成功的两大要素,如果您想高效、科学减肥,减了以后不反弹,我院营养医师团队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为您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运动指导方案。假以时日,一个健康自信的你将化茧成蝶,展现芳华。
减肥贵在行动,贵在坚持。春天已经到来,您还犹豫什么?
(营养科 张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