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29 浏览:4954 次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凝聚了中华民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应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根据不同时令,选择不同养生方式,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寒是一年中倒数第二个节气,俗话说:“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可见小寒时节的寒冷程度。十病有九寒,在这关键时节,应注意扶助阳气,对抗寒邪。
一、辨体质服药膳
天寒地冻,甲流、支原体肺炎等呼吸道疾病患者激增,气虚、血虚人群抵抗力低下,很容易“中招”;吃过多肥甘厚腻饮食、吹热空调,一些人出现虚火症状;有些阳虚体质的人层层棉服加身,依然手脚冰凉。分享几个冬季适用的药膳,有以上问题的小伙伴可根据自身情况做起来。
1.黄芪牛肉汤
适宜气虚人群。常表现为面色白、气短乏力、出虚汗,容易感冒、易疲倦、精神食欲差。
做法:黄芪、党参各12克洗净,放在双层纱布袋内封口做成中药包;牛肉洗净切块煮去血水,与中药包和姜葱大火煮开,撇去浮沫;加料酒,小火炖2小时;加入少许盐和胡椒粉。
2.鸡丝阿胶汤
适宜血虚人群。常表现为面色无华、头晕心慌、口唇苍白、月经量少、手足发麻、皮肤干燥。
做法:100克鸡胸脯肉洗净切丝;80克阿胶切小块,放沸水内隔水蒸;10克生姜去皮切片;鸡肉丝、阿胶、姜片及1000克鲜牛奶放炖盅内,盖上盅盖,隔水炖1小时取出,加入2克盐调味。
3.沙参老鸭汤
适宜阴虚人群。常表现为口干咽燥、潮热盗汗、心烦急躁、眩晕耳鸣、两目干涩、遗精、大便燥结。
做法:老鸭剁块焯水,油锅爆炒入料酒,将浸泡好的沙参用纱布包好,放入砂锅内同老鸭小火微煲至酥软,加入调料即可。
4.当归生姜羊肉汤
适宜阳虚人群。常表现为畏寒怕冷、懒言少动、反应迟钝、容易受凉、阳痿、下利清谷。
做法:当归20克,生姜30克切片,冲洗干净,用清水浸软。500克羊肉洗净焯水切块,羊肉、纱布包好的当归和生姜、料酒放入砂锅炖至软烂,加入调料即可。
二、“三九贴”要抓紧
“三九灸”是在三九天用中药外敷特定穴位防治疾病的一种中医传统外治疗法,不仅能巩固“三伏贴”的效果,还能控制疾病发作,做到“冬夏并治”,使患者获得更为理想的疗效,尤其适用于呼吸、消化系统疾病。
Tips:“三九灸”贴敷时间2023.12.22-2024.1.26
除了饮食和三九贴,小寒养生保暖是根本,记住以下三句话:保暖勿忘头——头为“诸阳之会”,头部受寒,体内阳气容易散失。防颈脖受凉——“风从颈后入”,颈部有大椎,乃阳经交汇要穴,一旦受寒,经络气血会受影响。天寒地冻,出门记得围上围巾。脚冷莫忽视——“百病从寒起,寒由脚下生”,腿脚保暖很重要。
(中医科 刘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