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20 浏览:5864 次
随着生活条件改善,越来越多的新妈妈开始重视产后康复。但也有一些妈妈认为:自然分娩会使盆底肌受损,顺产后要做康复训练,但剖腹产宝宝是从肚子里取出的,不会对盆底肌造成伤害,也就不需要做产后康复——这是真的吗?
剖腹产也会出现盆底功能问题
女性盆底肌位于骨盆底部,由肌肉、筋膜韧带、血管、神经所组成,像弹簧吊床一样承托着盆腔器官如尿道、膀胱、子宫等,维持这些器官的正常位置和功能。
怀孕后,子宫增大、体重增加都会对盆底造成影响。尤其在妊娠后期——孕妇脊柱弯曲度发生改变,导致腰椎向前突出,人体重心由腰骶部指向盆底,进一步造成盆底结构损伤。正因如此,部分孕妈妈在妊娠后期就会出现咳嗽、大笑时不自主漏尿现象(压力性尿失禁)。也就是说,怀孕本身就会对盆底功能造成影响。
认为剖宫产不会对盆底肌造成损伤的读者,现在您明白了吧——和顺产一样,如果不及时治疗,剖宫产妈妈和自然分娩妈妈一样,轻者表现为阴道松弛、小腹坠胀,重者可能导致子宫脱垂、膀胱膨出、直肠膨出等盆底疾病。
盆底功能评估的最佳时机
产后半年内为产后修复黄金时期。无论是剖宫产还是顺产,宝妈都应该在产后42天进行盆底功能评估、康复,及时发现问题、尽早处理,有利于减少盆腔脏器脱垂、阴道松弛以及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产后42天,在确定子宫恢复良好没有炎症的情况下,就应该及时进行盆底修复。否则,随着时间后延,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会越来越高,治疗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妇女保健科 钱欣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