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06 浏览:5576 次
每年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为“卒中识别早,救治效果好”。
前些日子,“脆皮大学生”一词走红网络,曾经好发于中老年人的一些疾病似乎爱上了一些年轻人——骨质疏松、高血压、“脑卒中”再也不是中老年人专属。其中,“脑卒中”因为发病率高,后果严重,格外需要引起重视。
36岁的小王“中风”了
小王36岁,每天不是应酬就是熬夜,某天熬夜之后早上感觉左腿没力气,开始没当回事,认为可能是睡得太沉压到左腿了,在家补一觉就会好。到了中午,小王一觉睡醒,发现左腿、左手臂几乎不能动弹,妻子立马带他去医院,医生询问了病史,又给他做了头颅CT检查,最后诊断为“脑卒中”(俗称“中风”)。
年轻人“中风”常缺乏早期特征性表现
“脑卒中”是一种致残、致死、复发率较高的急性脑血管疾病,通常可分为缺血性中风,如脑梗死;出血性中风,如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与中风有关的因素主要有:年龄、吸烟、酗酒、肥胖、精神因素及高血压、高血脂、房颤等心血管疾病、家族遗传性疾病等。
近些年,“脑卒中”已成为危害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据统计,每年190余万人因卒中而死亡,其中40岁-64岁占近50%。
相对于中老年患者而言,年轻人脑卒中病因复杂、危险因素多,其中非动脉硬化所占比例大。并且由于部分临床表现与病变部位早期缺乏特征性改变,所以早期难以发现,加剧了患者发病的可能。
FAST四字诀,帮您“先知先觉”
脑卒中虽然常常搞“偷袭”,但也不是无迹可循。如果出现下列症状,发生中风的可能很高,需要提高警惕立即就医。
F(ace):脸部不对称,流涎、口角歪斜。
A(rm):手臂、腿脚麻木、乏力,不能活动。
S(peak):语言障碍,说话不清或听不懂别人的话。
T(ime):发现以上表现,争分夺秒,拨打120急救电话。
突发脑中风该怎么做?
1.立即拨打120。脑卒中的黄金救治时间是发病后4.5小时内,每晚1分钟抢救,就会有190万个神经元死亡。及时就医是与时间赛跑,与生命赛跑,一分钟都不能耽搁!
2.畅通气道。如果患者晕倒、意识不清,应保持环境安静,帮助患者就地平躺、头侧向一边或侧卧,解开其衣扣、放松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3.防止误伤。如果出现抽搐现象,要采取措施防止咬伤舌头,及时清理呕吐物,防止其误吸,尽量避免搬动头部。
如何预防“中风”?
1.改掉不良习惯。戒烟、限酒、保证睡眠。
2.优化饮食结构。控制盐分糖分和脂肪摄入。
3.坚持运动。推荐每周锻炼3-5次,每次至少30分钟。
4.规范管理基础病。高血压、糖尿病、房颤等是脑卒中重要的危险因素,控制相关指标水平正常或接近正常,定期体检,可有效降低脑卒中发生率。
(内科 韩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