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20 浏览:7550 次
你知道目前全球范围内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是什么吗?对了,是乳腺癌。“癌症转移”这四个字令患者不寒而栗,在临床上,术前准确掌握肿瘤转移情况,将有利于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确定手术范围。
“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意义
乳腺癌主要经淋巴管转移,这就给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个思路——如果前哨淋巴结(原发肿瘤发生淋巴结转移所必经的第一批淋巴结)活检病理为阴性,患者就可以免于腋窝淋巴结清扫,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如上肢淋巴水肿、感觉异常和运动障碍。因此,“前哨淋巴结活检”就成为“腋窝淋巴结阴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标准手术方式。
“示踪定位技术”的发展
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核心在于“示踪定位技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是术中的“蓝染法”和“放射性核素法”。但这两种方法都有其不足之处——单蓝染法示踪的准确性不足,核素法因其有一定放射性且设备价格较高,在基层医院推广不够普及。那么,有没有一种更科学的示踪定位技术呢?
2022年始,扬州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科联手超声科,合作开展了“术前超声造影对于前哨淋巴结的示踪定位技术”,目前已进行20例前哨淋巴结超声造影,在定位及淋巴结性质判定上均取得理想效果。但在应用中发现,由于超声造影采用的是“术前体表标记定位”,会对术中前哨淋巴结寻找有一定影响。
术前超声造影引导下钛夹定位前哨淋巴结技术的诞生
“钛夹”是一类用于定位标记病灶的含金属标记物,由于其易被X线、彩超等检查识别,价格相对较低,广泛应用于临床。
患者术前穿刺活检明确为乳腺癌,术前利用超声造影,将钛夹置入该前哨淋巴结内,术中结合蓝染法即可轻松找到这枚钛夹标记的前哨淋巴结(红圈内)。
“术前超声造影引导下钛夹定位前哨淋巴结技术”的创新使用,帮助医生轻松找到钛夹标记的淋巴结,结合传统的“蓝染法”双重定位,不仅解决了超声造影体表定位不够精确的问题,还能精准定位造影异常的淋巴结,以避免不必要的腋窝清扫。
(乳腺科 盛安康 审核 刘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