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如何科学“坐月子”

发布时间:2021.07.19 浏览:8768 次

三伏天潮湿、闷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日子,赶上三伏天坐月子,是一件辛苦的事。如果再按老一辈的做法:坐月子要捂、不能洗头洗澡、不能下床……想想都觉得难熬。那么,新妈妈三伏天应该如何坐月子呢?

防暑降温。分娩后产妇身体较虚、易出虚汗,尤其是三伏天,室温过高易中暑,过低易感冒。产后头几天伤口疼痛明显,如果不开空调、风扇,除了易使新产妇发生产褥热、中暑、发烧等情况外,高温炎热带来的烦躁、自身伤口的疼痛,以及对引发伤口感染的担忧,很可能会引发产后抑郁症。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防暑降温措施,适当使用空调和电扇。注意空调或电扇的风不要直吹,可以买一个挡板装在空调出风口改变风向。空调温度以产妇感觉舒适即可,一般建议室温25-27℃,不宜太低。

开窗通风。三伏天开空调,记得每天开窗换气,保持空气流通和新鲜,免得产妇得空调病。开窗通风时可将产妇转移到另外一个房间,避免产妇直接吹风。

个人卫生。产后流虚汗、排出恶露、分泌乳汁,若不洗澡,极易造成细菌感染。洗澡宜淋浴不可坐浴,以免细菌进入阴道,引起一系列妇科疾病。洗头应使用温水,不可贪凉,洗发后及时吹干。老一辈的人说,坐月子刷牙,牙齿以后容易松、吃东西会觉得牙酸,其实这是不科学的,月子期间可以刷牙,前提是使用较软的牙刷。

穿衣饮食。在空调环境下,产妇宜穿长衣长裤,衣服材质以宽松、透气的棉、麻类为主。三伏天坐月子要注意饮食均衡搭配,多食含蛋白及铁丰富的食物,禁食辛辣刺激及冰箱冷藏未加热的食物。传统坐月子常吃的老母鸡汤、蹄膀、大棒骨等食物较油腻,不易消化,应在产后半个月后再食用。每日保证1-2样绿色蔬菜,吃1-2个拳头大小的水果,切成小块,不要吃过凉的水果。宜少食多餐,荤素搭配,低盐、带汤、不油腻。

合理运动。顺产一般产后6-12小时即可起床轻微活动,第二天可随意走动;剖腹产可适当推迟活动时间,待拆线后伤口不感疼痛时。产后尽早下床活动有利于体力恢复、排尿排便,避免或减少静脉栓塞的发生,还能促使盆底及腹肌张力恢复。


(产科 肖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