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3.27 浏览:12308 次
脑性瘫痪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发育期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经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癫痫及听觉、言语行为等障碍。脑性瘫痪儿童的语言障碍因是大脑损伤所致,大部分言语输入系统与言语输出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障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语言发育迟缓
开始语迟,词汇增加迟,抽象词及功能词获得迟,组句使用时期迟,使用词句范围受限,机会少,再进一步读、写能力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2、发音器官功能障碍
(1)呼吸、发音异常:呼吸不规则、呼吸表浅、呼吸调节困难等引起发音声小、无力或爆发性发音、发音困难。
(2)构音运动异常:因脑瘫儿童口唇、舌、下颌、软腭等构音器官的运动障碍,会出现言语清晰度低下,言语速度缓慢、鼻音过重等。
3、听觉障碍
可表现为听力低下,吐字不清等。
4、交流意欲障碍
脑性瘫痪儿童对周围的事物,对他人的关心程度及向他人表达自己意愿的意志能力低下,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难以养成主动性,容易陷入无能为力的状态,从而阻碍了儿童本来具有的潜在能力的发育及主动交流意欲的形成,导致了继发性发音障碍。
5、其他方面的障碍
脑性瘫痪儿童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异常,特别是对口腔的刺激、听觉刺激、视觉刺激都容易诱发全身过度紧张,出现异常姿势反射,从而又妨碍了对新的外界刺激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