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06 浏览:9364 次
说起血栓,很多读者耳熟能详。说起血栓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一些读者会谈栓色变。其实,只要深入了解血栓的成因,提高就医依从性,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一般不会引发严重的不良后果。
什么是深静脉血栓?常见于哪些人群?
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深静脉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是骨科患者和产后、术后长时间卧床人群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发生于下肢。临床表现一般有肢体疼痛肿胀、皮温下降、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等。其危险之处在于静脉血栓一旦脱落,可随血流进入并堵塞肺动脉引起“肺栓塞”,出现呼吸困难、胸痛、昏厥、咯血等症状,从而威胁患者生命。
引起深静脉血栓的常见原因有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三方面,多见于长期卧床、大手术或创伤后、晚期肿瘤等人群。长时间站或坐(比如长途飞行)、吸烟、超重或肥胖、炎症性肠病、怀孕晚期和分娩后4—6周、服用含有雌激素的药物,也可能诱发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高危人群应注意什么?
1.禁烟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使血管强烈收缩、深静脉血液循环缓慢或受阻、血管粥样硬化,须避免。过量饮酒会使血细胞受损,也应避免。
2.控饮食。三餐规律,一定要吃早餐。忌食油腻、肥甘、辛辣等食物,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水果(番茄、洋葱、香菇、芹菜、木耳、白菜、苹果、鸭梨)和深海鱼、核桃。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多饮水,适当饮茶,保持大便通畅。
3.勤活动。长期卧床者每日多次进行踝关节屈伸、绕环(勾脚尖、绷脚尖)——“踝泵运动”,能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对于偏瘫和自主活动不便者,被动按摩患者小腿三头肌、做足踝被动活动也有一定的预防效果。对于办公一族和长时间乘坐飞机不便随意行走者,应穿宽松的鞋袜,经常改变坐姿,多伸展和移动双腿,不翘“二郎腿”。
以上主要是居家预防血栓的方法,对于髋部及腰椎手术后长期卧床、下肢制动、盆腔手术、恶性肿瘤、有静脉血栓史等状况或疾病的深静脉血栓高危人群,这些措施是远远不够的,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抗凝药物或使用弹力袜预防。
隆冬季节,以上提到的深静脉血栓好发人群,尤其是处于术后、产后恢复期的朋友们,千万不要贪恋暖和的被窝,久卧不动哦!
骨伤科 陈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