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是指一部分肠管及其肠系膜一同套入附近的肠腔内,形成绞窄性肠梗阻。发病年龄以2岁内儿童多见,尤其以4-10月的儿童为高发人群。发病率有季节性,春季多见。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呕吐、便血及腹部包块。B超检查可确诊。肠套叠的病因不明,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饮食结构改变、病毒感染、肠炎、回盲部解剖因素。肠套叠治疗首选空气灌肠(适应证为患儿出现症状不超过48小时,精神状况尚可的儿童),若空气灌肠不成功则需行急诊手术治疗。

空气灌肠后注意事项:

1.患儿空气灌肠后需禁食一段时间,同时给予抗炎及补液治疗,观察排便、体温情况。

2. 空气灌肠后首次排便可能为血便、稀便,为肠管受伤的正常现象。

3.复查B超及腹部平片,结合患儿自身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食,一般由饮水、流质、半流质、正常饮食逐步过渡。

4.患儿正常进食后,避免让患儿吃得过饱,影响患儿消化功能,不利于患儿病情恢复。

5.患儿肠套叠有复发的风险,且可能表现为住院期间内多次发作,需严密观察,及时复查B超。

6.患儿预防接种推迟一月。

外科 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