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7.26 浏览:17522 次
什么是腱鞘炎?
腱鞘炎顾名思义就是腱鞘发炎,腱鞘是包裹在肌腱周围的一层纤维性组织。它像剑鞘保护宝剑一样,保护着手部或足部的肌腱,让我们活动自如。可是当活动过度或者受凉的时候,可能造成腱鞘发炎,局部水肿增生以及炎性物质的渗出。就像“剑鞘”生锈一样,出现腕部红肿、疼痛、活动不便。腱鞘炎多见于手指长期用力或快速活动的女性,常由慢性劳损导致,如书写文稿、电脑操作等。与该病病因相类似的还有腕管综合征,俗称“鼠标手”、“键盘腕”。
这不,今年42岁的丁女士做文案工作,少不了长时间使用电脑。近年来,时常觉得手指僵硬,伸曲不便,手腕上还出现了一个大包,稍微用点力便觉得疼痛难忍,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去医院就诊说是腱鞘炎。试过局部按摩、热敷、口服消炎止痛药、甚至封闭治疗,效果都不太明显。
近日,丁女士经推荐找到了扬州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曹主任,曹主任一番检查,拿起几个“图钉”一样的小贴,找准腕部几个穴位,轻轻一按。配合轻轻按揉,疼痛当即减轻了许多。连续贴了几次之后,丁女士疼痛感明显好转,手腕上的大包也慢慢消退了,想不到“小图钉”也能发挥大作用,丁女士赞叹之余,不禁好奇。
曹主任向她介绍道:腱鞘炎的中医治疗办法很多,揿针就是其中之一。贴在她手上的那个微小的“图钉”就是揿针,又称埋针。揿即用手按,针型微小,形似图钉;一贴一按,将其固定于腧穴部位对应的皮内,作较长时间的留针;只及皮下腧穴,不伤及神经、血管,亦不影响活动;调节人体卫气、经气疏通、气血流畅,疼痛自然得解。
科普小贴士:揿针是皮内针的一种,由短针发展而来,是一种专供皮内埋针使用的小型豪针,揿钉型皮内针尾部绕成圆形,状如图钉,身长0.1-0.2寸。浅刺仅有微痛。
如黄帝内经《灵枢·官针》中记载:“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
揿针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尤其是四肢各种痛证,以及焦虑失眠、恶性呕吐、鼻炎等功能障碍性疾病。一般每次取三到五个穴位,连续5次为一个疗程。既避免了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有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的神奇之处,你get到了吗?
中医科副主任 曹玲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