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08 浏览:11633 次
4月29日下午,儿童保健党支部举办了一次特别的党员大会——“我的抗疫故事”分享会,该支部6位援鄂英雄讲述了自己参加湖北武汉抗疫的小故事,党委委员、副院长胡义刚,支部全体党员、覆盖科室部分年轻医护人员30余人参加了分享会,支部书记王磊主持活动。
2月13日,我院18名护理人员,作为新一批江苏支援湖北医疗队出征武汉抗击疫情,被称为扬州“最美天使团”,其中杭玲、李韩、叶芳、薛文雅、刘锦霞、牛玥6名护理人员均来自儿童保健党支部。
6名援鄂英雄以自已的切身感受和至深感悟,用平淡朴实的语言,讲述了自已经历的抗疫故事(故事附后)。故事虽然简短,距离武汉抗疫也有一段时日,但听来感人肺腑,至今仍然让人泪目,令人难忘。
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胡义刚听了故事后,对英雄们不顾个人安危参与一线抗疫十分钦佩。他指出,英雄们难忘的抗疫经历和精神,既是她们个人成长过程中一段值得骄傲的回忆,也将激励党员职工立足岗位,自觉践行医护人员伟大使命,开拓进取,不断创新,为提升全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服务质量和水平作出新贡献。
普儿科护师、党员 杭玲:一封家书
在接到上级通知需要驰援武汉时,我踊跃报名,被批准参加援鄂。临行前,父亲的一封家书,唤起我对起儿时成长的美好记忆,文字中流露出父母对女儿出征武汉的不舍和鼓励。我将这封家书收藏在自己的行李中,疲倦劳累的时候就取出来看一看,这也成了我在武汉抗疫期间最大的精神动力和支持。
新生儿科护师、党员 李韩:一份友谊
我从决定报名到出发前往武汉,仅有不到8个小时的时间。临行前,我将即将出征的消息,告诉了远在武汉的儿时发小同学。听到小伙伴即将来武汉帮助抗疫,发小十分感动。她知道我出发前一定非常匆忙,害怕我没有准备好个人防护物品,用尽了自己仅有的9个疫情期间出门机会,跑了好几个武汉小区,向其他朋友求助,帮我收集到了10个N95口罩。发小同学的真诚和关怀,让我不禁热泪盈眶。
新生儿科护师、党员 叶芳:一段文字
刚下飞机坐在大巴车里,看到武汉大街上很少有行人和车辆,偶尔疾驰而过的都是各地支援疫情的物资车辆。我和队员们在大巴车里都静静地坐着,空气似乎都凝固了。忽然,远处高楼亮起了鲜红的八个大字,清晰地写着“加油武汉!加油中国!”,队员们都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暗下决心一定要战胜疫情,一定要让武汉回归往日的繁华喧嚣。
新生儿护师、党员 薛文雅:一壶暖水
我们医疗队宿舍的一名管理员阿姨,每天主要负责打扫宿舍楼卫生。为了让每一名队员都有热水喝,每天总会在门边帮队员们打一壶热水。每当队员们完成一天工作任务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宿舍,看到门边一壶打好的热水时,心里自然生起一股股暖流。在疫情肆虐的寒冷冬季,这热水显得尤为珍贵,可以让队员们归来后及时喝上热茶热咖啡。管理员阿姨几乎从早忙到晚,自己却顾不上喝热水。每次队员们感谢阿姨时,她总会说:“你们更辛苦,为了武汉人民的健康辛苦工作,我这点不算什么。”
普儿科护师、党员 刘锦霞:一份关怀
在武汉期间,我深深感受到了来自祖国各地,来自家乡扬州,来自扬州妇幼保健院的关心和帮助。虽然自己远在武汉,但是家乡人民的关怀让我倍感贴心。扬州扬子江集团特意安排了10名扬州厨师为我们保障,确保前线队员每天都能吃到家乡菜;医院也不断寄出队员们需要的个人生活用品,免除了后顾之忧;扬州育才小学的学生购买了香囊,寄给了医疗队驻地。一份份真情,让队员们时刻都能感受到来自家乡的温暖。
新生儿科护师 牛玥:一份入党申请书
我是医院本次出征支部里年级最小的护理人员,经历这次疫情后,感觉自己成长了很多。临行前对于未知的工作,以及未知的危险,我起初是有一些担心的。但是,同其他队员一起工作几天后,马上就适应了新工作新环境,特别是队里党员同志的先锋模范作用、吃苦耐劳精神,深深感染了我。在支援武汉期间,我向临时党支部庄重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希望自己能够早日加入党组织,为国家为人民作出更多贡献。
(儿童保健支部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