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科室介绍

其他科室

【科室概况】

眼科是江苏省儿童视力康复定点机构、江苏省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专病联盟单位、扬州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心,集保健、临床、科研、管理、教学为一体,在儿童眼病的诊疗技术处于市内先进水平,服务面向市内外。

常规开展眼科疾病尤其是儿童眼病的筛查、诊断、治疗、会诊工作,包括Retcam3儿童眼底病变、角膜异物剔除、婴幼儿鼻泪道探通术、眼睑肿物切除术等,对婴幼儿眼病(包括先天性白内障、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眼内肿瘤等)的诊断处于市内领先,开展儿童低视力康复、斜弱视矫治、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等。获得扬州市新技术引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得扬州市妇幼健康职业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单项二等奖,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参编论著2部,发表论文近20篇,其中核心期刊(含中华、北大核心)11篇。

【技术专长】

1、系统、有序、规范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管理模式

每年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近5万人次,筛查结果录入医院信息平台,在微信公众号凭个人信息可网上查询,转诊的视力筛查异常儿在门诊进行专业系统的诊断及早期干预,高危儿童青少年建档并随访。

2、高危儿眼底病变诊断技术

2019在全市率先使用儿童广域数字化眼底成像系统(Retcam)开展早产及高危儿眼底病变筛查诊断工作,至今已筛查2000多人次,异常率10.9%,诊断各类儿童眼底病变如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视网膜色素变性、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视网膜母细胞瘤(RB)等。.

3、儿童低视力康复技术

每年开展儿童低视力康复10000多人次,康复内容主要为视功能评估与个性化康复训练:视功能评估从视知觉、感知觉、认知能力、社会适应等方面开展综合评定;视力康复项目包括三级视功能(同时、融合、立体)训练;海丁格尔栅、红闪、光栅、后像等综合训练;生物多媒体刺激;视知觉训练;助视器验配及定向行走训练等。

【科主任/学科带头人】

刘琍,女,1978年出生,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眼保健科科长,现任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眼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儿童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眼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扬州市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扬州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

主持及参与市级科研项目3项,先后获得“扬州市优秀自然科学论文奖”2项、“扬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扬州市妇幼先进个人,“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在国家、省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多篇,其中中华、核心期刊9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主编眼科著作 1 部。